导读:90后如何给自己和家人买保险?家庭保险配置顺序先大人后小孩,先家庭支柱后家庭其他成员
90后如何给自己和家人买保险?
家庭保险配置顺序
先大人后小孩,先家庭支柱后家庭其他成员
首先要明确一点,保险是为了防范风险,对不同的家庭成员来讲,发生风险对家庭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优先考虑孩子的保障”是大部分客户初次购买保险时常犯的错误。
其实对于孩子而言,父母才是他们最好的保障。成年人出现意外对家庭稳定影响较大,尤其是家庭支柱,一旦发生风险,中断收入会影响整个家庭的稳定,所以我们配置保险的顺序,应当先大人后小孩,先家庭支柱后其他家庭成员。
人生各有阶段,也各有内容,买保险也是如此。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,也承担不同的责任与义务,配置保险自然也需要符合年龄和面临的风险。
给孩子:0-18 岁:少儿医保>意外险>重疾险>医疗险>寿险
孩子生性好动,稍不小心难免会发生跌撞磕碰,因此意外险一定要首先配置。
目前市面上少儿意外险很多,多以 1 年期形式出现,费用不高,在选择时尽量挑选带有意外医疗险责任的保险。其次应配消费型重疾险,一般来说带有少儿特定重疾的产品更加全面。
由于保险产品更新迭代快和通货膨胀,建议买至 30 岁即可,等孩子成人再酌情补充至终身。不买返还型和组合型重疾险,有条件的可以附加上投保人豁免,毕竟父母是缴费的主体,一旦发生意外可以豁免保费。
第三可以考虑医疗险,可以和医保、重疾险相互补充,预算充足可以购买高保额高免赔额的百万医疗险,医疗资源更加丰富,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完善。最后,孩子不属于家庭经济来源,并不建议购买寿险。
给自己:20-30 岁: 意外险>医疗险>重疾险>定期寿险
处于这个年纪的群体,有以下几大特征:
①步入社会不久,收入不算太高
②身体健康状况良好
③大部分不需要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,因此应将重点放在意外伤害及患病支出费用上。
意外险在投保时需注意职业限制以及是否有经常出差、坐飞机等交通工具方面的需求;医疗险价格低,虽无法替代重疾险,但可以起到临时的保障作用,对于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,既为治疗提供基础保障,也为减少资金损失。 重疾险预算较高,纯重疾每年也需要上千的保费,在经济拮据时可先买一年期重疾险顶替,但后期应逐步将重疾险配置好。 可先将保额做足,保障期限选择 30 年或保至 70 岁,并选择较长的缴费时间。总体来说,重疾险还是需要尽早购买,毕竟年纪越大限制越多,每年所缴纳的保费也越多。
最后年轻时候购买定期寿险价格很便宜,杠杆率高,想为父母留下保障的,很适合购买,但前提是其他保障已经充足。
给父母:40-50 岁:定期寿险>意外险>医疗险>重疾险
到了这个年纪的中年人,一般已事业有成,收入稳定,有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的义务,而自己年岁渐长,身体可能也不如从前。
之所以将定期寿险放在首要,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家庭责任还是非常重,儿女可能将近成人阶段但并不稳定,房贷和车贷可能还未还清,总之基本上是“不能倒”的支柱。
定期寿险是给家人的“爱的保障”,居住于一二线的人群至少要买 100-150 万的保额,意外险不用说,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一份,保费不高,不妨多买几份医疗险在此阶段属于刚需,毕竟身体健康一开始走下坡路,小额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搭配使用保障更全面。
最后是重疾险,这个阶段是能买到合适重疾险的最后机会,但是保费已经非常高,并且投保不易,有需求的人群一定要抓住这最后的年龄阶段。
50 岁之后:意外险>防癌险>百万医疗险
超过 50 岁,已经不再承担养家的家庭责任,健康和养老成为关注重点。
老年人发生意外的概率很高,配置一份意外险尤为关键,建议购买含有意外医疗责任的,比如老年人比较容易患骨质疏松,不小心摔倒也可能花费较高的医疗费用,因此保障额度也应提高,选择不限制社保用药的。
由于重疾险这个年纪基本买不到并且保费太高,用防癌险来替代是个不错的选择,健康告知宽松,保费也很便宜,父母常见的三高、糖尿病等常见病都可以买。
最后还可以配置一份百万医疗险,不限制具体病种,只要超过起付线就可赔付,社保外用药也可以 100%报销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超过 60 或 65 岁,百万医疗险也很难买到了,因此买保险,还是要趁早。
356926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